![]() |
這些都是近期兒子在看的書 |
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
孩子的閱讀興趣
2014年6月23日 星期一
淺談理財
生活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,理財是生活中不可少的一員,不論個人或家庭也需要花一點心思去做。
半桶水爸爸將理財分作兩個層面,第一是管理現金流(收支),第二是管理資產去產生現金流。兩點也和現金流有關,可見半桶水爸爸十分重視現金流。
管理收支並不困難,簡單而言便是要清楚自己或家庭的收入和開支,盡力做到正現金流流入。半桶水爸爸認為所有事物都需要取捨,沒有人可以有無限的金錢(和時間)去做所有想做的事,我們要確保金錢使用在我們最希望的地方,而不是白白地流去或過份分散。
每月存下的現金流,便會成為我們的資產,良好地管理它們(投資),可以為我們產生工作以外的現金流。半桶水爸爸其中一個目標是早日達成財務自由,那便是由資產所產生的現金流,足以應付生活開支,那麼做甚麼工作或甚至不工作也可以。
投資的門路有很多,半桶水爸爸認為最重要是不要過份貪心和清楚自己投資了甚麼。
半桶水爸爸最喜歡的投資工具是股票,關於股票投資, Benjamin Graham在經典著作The Intelligent Investor說得很好。
"To achieve satisfactory investment results is easier than most people realize; to achieve superior results is harder than it looks."
2014年6月19日 星期四
我們的城市
2014年6月16日 星期一
簡單的父親節
昨天過了第二個做主角的父親節。
兒子年紀尚少,負責安排節目的其實是太太(母親節便是相反)。她之前問我有甚麼地方想去,我答只要可以和她一起到郊外,拖著孩兒到走走便可以了。可惜天公不造美,早上一直在下雨,我們也只是準備行下室內的商場。幸好午後轉晴,我們也臨時去了馬灣行一轉,兒子第一次在沙灘走路和在海邊踢水,兩父子也弄得一腳沙,太太則負責替我們拿東西。
值得一提,這個父親節我們就只是在中午食了一些煙三文魚,其餘也是食素的。半桶水爸爸希望可以減少食肉,特別在一些節日,我們並唔希望大量殺害其他生物去慶祝我們的節日!減少食肉和減少浪費亦對未來的環境更好,我們也希望給下一代更好的環境吧!
講開父親節(或母親節或其他節日),其實半桶水爸爸也並沒有特別上心,自己亦很久沒有和爸爸特別在這天慶祝。大眾經常說一年一次的節日,需要特別慶祝,但半桶水爸爸覺得其實每一天也是不同的,每一天也很特別,並不須要規定一定在某天才特別孝順和做一些指定動作。簡單咁講,這些節日在香港這個高度購物化的社會,已經變成一個又一個的商機。
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
問下自己,咩野係最重要?
成日都有人話CCTVB既電視節目唔好睇,其實大家唔駛啞忍,身邊仲有好多有心機既節目。半桶水爸爸今次想推荐一個由香港電台製作的家長育兒節目《至潮爸媽手冊》,這個節目已經播映了九集,網上可以看回之前的集數,我們大多也看了。
大約一小時的節目分為多個環節,內容涉及到兒童發展、健康、名人育兒經驗分享、兒童圖書介紹等。
半桶水爸爸最喜歡當中兩個環節,這兩個環節和其他常見關於兒童的節目和雜誌也有些不同。
第一個是名為〈潮寶寶話〉的環節,每一集都會有一個主題讓小朋友去自由發揮表達他們的想法。那些主題都很特別,例如甚麼是死亡、玩樂和學習的時間、男女的分別等等,那些答案大多很有趣和出乎意料之外。企管人成日都話要Think out of box,小朋友根本未有box,他們的想法直接和自由,看後總希望他們可以永遠保持這些不受限制的想法!
第二個是〈潮爸媽話事〉,即是名人專訪,但和一般的名人專訪不同,因為以育兒經驗而言,那些名人也是新手,有些時候就像半桶水爸爸一樣倒瀉籮蟹,所以感覺特別真誠。另一特點是此訪問夠長和主持少出聲打斷嘉賓的講話,嘉賓總是可以暢所欲言,主持人又無扮專家俾意見(可能因為佢地都係新手),最多都係分享下自身經驗。
半桶水爸爸都唔細了,領悟力愈來愈低,一個小時的節目能夠領悟到一兩個重點,已經覺得好抵。睇左這個節目咁多集,印象最深刻是來自魏華星的訪問(第四集)。
魏華星提到當孩子剛出生時,他最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成長,其他一切都唔緊要。但係好多父母總是貪心,希望孩子百般武藝,最後本未倒置,孩子反而活得不快樂。
這番說話對半桶水爸爸簡直是當頭棒喝,在兒子剛出世的時候,我們隔著玻璃窗看見他乖乖地睡在小小的床仔,真的只想他可以健康地成長,長大後做一個開心正直的人,甚麼名校獎項都唔重要!但偏偏隨著孩子長大,我便忘記了這個最初最原始的希望。但願以後有機會需要為孩子做決定的時候,半桶水爸爸都能夠回想起這個最原始的希望,做一些可以讓他們可以快樂成長的選擇,而不是強迫他做一些世俗認為必須要做的事。
2014年6月11日 星期三
保障家人的人壽保險
身邊好多老友一聽見保險就怕怕,主要有兩種情況。第一種是斬腳趾避沙蟲,完全放棄講買任何種類的保險。第二種是怕了難纏的保險經紀,最後買了一些自己也不清楚的保單。半桶水爸爸認為最大問題是認識不足,如果選擇得宜,保險是可以有效地給我們及家人提供保障。我們今次先談人壽保險。
事先聲明,半桶水爸爸不是經紀,亦都無保險牌,以下所講既只係分享個人經驗及感想。
入正題,先講保額。半桶水爸爸是家庭經濟支柱,如果大吉利是死左,屋企立即無哂收入,兩母子生活立即出現困境,我相信這亦是不少爸爸擔心的情況,所以保額一定唔可以少。以上所講既都係廢話,係人都知保額愈高愈好,但實際上應該點定?半桶水爸爸認為,人壽保險的保額不是要令家人一朝致富,亦不是失去至親的保償,而是要令家人可以繼續有尊嚴地生活下去!家人已經失去了你,大受打擊,如果連生活都成問題,實在太慘不忍睹了。
簡單咁講,就是要足夠家人保持現有的生活水平一段長時間,例如直至孩子畢業後出外工作(如果畢業變失業就無辦法啦,爸爸也不是萬能的)。假如現在每月家庭開支為N及兒子會在大約廿年後出外工作,那麼便是20乘12乘N。呢個係超簡化既計算,無計通脹,無計千奇百怪既教育開支,但起底大家可以作一個參考。簡單比較一下,應該好多人會發現自己現有保障不足!
可能你會問,我而家已經俾緊過萬蚊保費一年,但係距離剛才的計算還是很遠,係咪即係可以斷言自己根本買唔起人壽保險?
當然唔係,問題在於保險的種類。半桶水爸爸認為從理財的角度,保險、投資和儲蓄三樣野應該分開做,任何機構將它們合併出售,都只是為了獲取多一重的手續費和管理費!買得貴都係因為買錯左!
買人壽保險,識買既一定買定期壽險。咩係定期壽險,即係你俾錢保險公司,保障你係一段固定既年期,死左就有錢賠,唔死就完合約,咩都無。好多保險經紀就係利用唔死咩都無呢點,推銷客人最後可以取回部分金錢的相連保!但唔好忘記,羊毛出在羊身上,他們永遠唔會俾你清楚知道兩樣野,第一係同一個保額,定期壽險比相連保既保費平幾多倍,第二係那些相連保的保證回報,少得有幾可憐,當中還有一些限死了一段年期內唔可以提取!把那些多付的金額,自己好好去做投資,最後的回報必定高很多!最低限度減少了自己的支出,保護現金流,亦增加了理財的靈活性。
當然,在聯絡經紀前,除了必須做好功課,例如格好價及清楚條款外,亦要做好心理準備,經紀必定不斷遊說你買其他種類的人壽保險,你要堅守立場,做自己認為對的事!
半桶水就代表不好嗎?
小弟做了爸爸一年多,縱使已經很努力去學習怎樣做一個好爸爸,始終都係半桶水,經常錯漏百出,彷彿永遠都做唔到一個既瀟灑又可靠的型爸!
半桶水就是不好嗎?當然不是啦,滿了才是問題呢。沒有空間進步,和死了有甚麼分別? Steve Jobs都話"Stay hungry, stay foolish"啦!
孩子也是一樣,如果給家長和學校裝得滿滿,就像食滯了一樣,無哂發展空間。
半桶水爸爸須要學習的地方很多,育兒路上也會遇到很多問題,還有家庭理財和自身健康等等。
開設本blog就是想將一些經驗、心得和有用的資料記下,以備不時之需。最好當然是可以給其他爸爸(其實媽媽也沒有問題的)參考,大家一起交流下。